据参考消息报道,美国对俄罗斯石油出口实施“二级制裁”威胁创惠优配,令国际局势再添变数,印度方面态度出现动摇,莫迪政府相关表态引发广泛关注。
特朗普近日放话,如果50天内俄罗斯与乌克兰未能达成停火协议,美国将对俄罗斯商品征收100%关税,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,将征收高达500%的关税。这一举措明显剑指从俄罗斯进口石油较多的中国和印度。美国此举意图切断俄罗斯的石油收入,试图在俄乌冲突中进一步打压俄罗斯,让其在谈判桌上屈服。毕竟俄乌冲突持续至今,俄罗斯财政预算收入中,石油收入仍是重要部分,今年前5个月,俄联邦财政预算收入里石油和天然气收入约4.24万亿卢布,石油更是其中“大头”,而天然气因制裁已处于亏损状态。
特朗普(资料图)创惠优配
面对美国的威胁,印度迅速做出反应。7月18日,印度石油部长哈迪普·辛格·普里表示,如果美国因贸易问题对印度加征次级关税,印度能够从其他来源满足自身需求。这话直白来讲,就是一旦美国制裁生效,印度将放弃俄罗斯石油,转向其他国家进口。实际上,印度早有准备,今年上半年,其从阿联酋、沙特阿拉伯、伊拉克进口的石油大幅增长,占总进口量的40%。当前,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石油的份额已从之前的35%降至30% - 35%。所以,若美国制裁落地,印度有能力快速转向中东三国进口石油,以满足国内需求。
印度做出这样的选择,原因不难理解。从经济角度看,美国是印度重要的贸易伙伴,去年印度出口总额的18%都流向美国。一旦被美国征收高额关税,印度贸易将遭受重创,国内经济也会受到极大冲击。从外交方面而言,美国长期以来通过政治施压、经济制裁威胁等手段,迫使印度在美俄之间选边站。印度既不想失去美国在军事技术合作、经济援助等方面带来的利益,又难以割舍俄罗斯提供的廉价石油和长期军事合作关系。但权衡之下,美国对印度的影响力似乎更大,致使印度倾向于放弃俄罗斯石油,躲避美国制裁。
创惠优配
莫迪和印度防长(资料图)
在印度表态后,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明确回应,中方反对任何单方面的制裁以及长臂管辖,推动对话和协商才是解决俄乌冲突的唯一途径。这表明,无论美国如何挥舞制裁大棒,中国都不会承认其合法性,更不会遵守。中国一直秉持客观公正立场,坚持劝和促谈,为推动俄乌冲突的政治解决积极努力。不仅发布《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》文件,还派出政府特使与相关各方广泛接触。中国不向冲突方提供致命性武器,严格管控两用物项,包括无人机出口,切实履行国际责任,其立场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。
值得一提的是,此前俄罗斯外长曾积极推动中、印、俄三方达成合作机制。中俄印合作机制历史颇为悠久,发端于上世纪90年代。2001年7月,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国希望加强与俄罗斯和印度的合作,同年9月,三国学者在莫斯科举行首次三方研讨会。2002年,三国外长在联合国大会期间举行非正式工作午餐,开启合作机制构筑进程,2006年7月,三国领导人举行历史性会谈。该机制建立后,已成为三国增进互信、协调立场、谋求共识、开展合作、扩大交流的重要平台。三国人口超全球40%,国土总面积占世界的22.5%,国内生产总值超世界的1/5,在维护世界和平、推动全球经济发展、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世界文明多样性方面利益广泛一致。在三国外长会晤机制指导下,三国在多个领域开展交流与合作,并向新领域拓展。
出口贸易(资料图)
如今,面对美国的制裁威胁,印度态度摇摆不定,而中国立场坚定。这一局势变化,或许会成为中俄印合作机制重启的契机。从经济层面看,三国在能源、贸易等领域互补性强。俄罗斯能源资源丰富,中国和印度则是能源消费大国,加强合作有助于保障能源供应稳定。在贸易方面,三国携手可扩大市场,减少对外部市场的过度依赖,尤其是在当前美国频繁实施贸易制裁的背景下,意义更为重大。从政治角度而言,中俄印三国在国际事务中秉持相似立场,都提倡多边主义,反对单边主义,主张通过和平对话解决问题。在联合国、二十国集团等重要多边机制内加强合作,能够增强新兴市场国家在国际经济治理中的地位和发言权,提升三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。
然而,重启中俄印合作机制也面临挑战。印度在美俄之间的摇摆态度是首要难题。印度一方面难以割舍美国的利益诱惑,另一方面又依赖俄罗斯的资源和军事合作,如何让印度坚定立场创惠优配,是推动合作的关键。此外,三国在合作具体领域的协调、利益分配等方面,也需要进一步协商和磨合。但无论如何,在美国不断强化制裁、国际局势日益复杂的当下,重启中俄印合作机制,对于三国以及世界和平与发展而言,都具有重要意义,值得各方共同努力推动。
嘉正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